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95.上古之人不是将人里面的一切事物比作牲畜和飞鸟,而是实际如此称呼它们。这是他们惯常的说话方式,这种说话方式仍存留在大洪水后的古教会中,并保存在先知书当中。他们将人的感官能力称为“蛇”,因为正如蛇贴近地面,感官能力贴近肉体。因此,他们还将基于感官证据的关于信之秘密的推理称为“蛇毒”,将推理者本人称为“蛇”。由于这些人将推理大量建立在感官证据,也就是可见事物的基础上,而这些事物都是尘世、肉体、世俗和属世的,所以经上说:“蛇比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狡猾”。
所以在大卫诗篇,论到那些通过推理误导人的人,经上说:
他们使舌头尖利如蛇;他们的嘴唇之下有角蝰之毒。(诗篇140:3)
又:
他们从子宫里就走错路,说谎话。他们的毒气,好像蛇的毒气,他们好像塞耳的聋蝰蛇,不听耳语,就是属迷人群体的智者之声。(诗篇58:3-5)
具有这种性质,就是人们甚至不听智者的话,或智者之声的推理,在此被称为“蛇的毒气”。这就是古人当中关于“塞耳之蛇”的谚语的来源。阿摩司书:
好像人进房屋以手靠墙,蛇咬了他。耶和华的日子,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?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在里头吗?(阿摩司书5:19-20)
“靠墙的手”表示人自己的能力和对感官事物的信靠,这导致此处所描述的盲目。
耶利米书:
埃及的声音好像蛇行一样,敌人要成队而来,如伐木人拿斧子向她而来。耶和华说,他们要砍伐它的森林,因它不能寻察;他们多于蝗虫,不可胜数。埃及的女儿蒙羞,必交在北方人的手中。(耶利米书46:20, 22-24)
“埃及”表示基于感官事物和记忆知识对神性事物的推理。这些推理被称为“蛇的声音”,由此造成的盲目被称为“北方人”。约伯记:
他必吸吮角蝰的毒液;毒蛇的舌头也必杀他。他必不得见溪流,就是流蜂蜜与奶油之河。(约伯记20:16-17)
“流蜂蜜与奶油之河”是指属灵和属天的事物,纯推理者看不见这些事物;这些推理被称为“角蝰的毒液”和“毒蛇的舌头”。关于蛇,详情可参看下文(3:14-15;242-251, 254, 257-259节)。
37.水星灵因具有丰富的知识而颇感自豪。这使得他们以为,他们知道得太多了,以至于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了。但我们地球灵告诉他们说,他们知道得并不多,而是很少;相对来说,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无限的。他们说,他们所知道的相对于他们所不知道的,就像大洋里的水相对于微小源泉里的水。他们说,通向智慧的第一步就是知道、承认并发觉一个人所知道的与他所不知道的相比如此之少,以至于几乎什么也不是。为向他们证明这是事实,一位天使灵蒙允许与他们交谈,告诉水星灵他们所知道和所不知道的一般术语,声称还有无限事物是他们所不知道的,并且他们甚至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些一般事物。他以天使的观念说话,比他们说起话来容易得多;令他们惊愕不已的是,他能发现他们所知道的和所不知道的。后来,我看到另一位天使与他们交谈;他出现在右上方某个高度,来自我们地球。他列举了一长串他们所不知道的事,然后又通过状态的改变与他们交谈,他们声称他们不明白这种状态的改变。于是,他告诉他们,状态的每一个改变都包含无限事物,一个改变的每一个最小细节也是如此。听到这些事,他们之前因自己的知识而如此骄傲,于是开始谦卑下来。他们的谦卑表现为他们的书卷下沉;因为那时,他们的群体表现为书卷的形式,就在前面朝左一段距离处,在肚脐之下那个区域的层面。这书卷看似中间被挖空,两边被抬高。我还发现它里面有某种来回运动,他们被告知这一切的含义,也就是说,表示他们在谦卑状态下所思考的东西,而出现在两边高起之处的人则还没有谦卑下来。我看见这书卷被分开,那些没有谦卑下来的人被押回他们自己的星球,而剩下的留在原处。
7778.“凡在埃及地头生的都必死”表那时与仁分离之信的诅咒。这从“死”和“头生的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死”是指诅咒(参看5407, 6119节);“头生的”是指教会的信,仁经由这信而来(352, 2435, 6344, 7035节)。但“埃及地头生的”是指无仁之信,如前所述(7766节)。
至于无仁之信,还有更多要说的。无仁之信并非信,只是关于诸如构成信的那类事物的记忆知识。因为信之真理视仁为其最终目的,后来则从作为其最初目的的仁发出。由此明显可知,构成信的事物并不存在于那些没有仁的人身上;然而,众所周知,他们的确拥有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。他们将这种记忆知识称为信。当信之真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被他们用来支持虚假和邪恶时,他们就不再拥有信之真理和良善,因为这些真理和良善同意它们所服务的虚假和邪恶。事实上,这时,它们所支持的真正虚假和邪恶在它们里面可以看到。
那些构成正信的事物向上看天堂和主;而那些构成与仁分离之信的事物则向下看,当它们支持邪恶和虚假时,则朝地狱观看。由此也明显可知,与仁分离之信并非信。由此可见,与仁分离之信的诅咒表示什么,即:这是信之被歪曲的真理和被玷污的良善的诅咒。因为当真理被歪曲时,它就不再是真理,而是虚假;当良善被玷污时,它就不再是良善,而是邪恶;信本身不再是由真理和良善构成,而是由虚假和邪恶构成的信,无论它外表看上去、听上去是什么样。此外,这是一个奥秘,每个人的信之品质都取决于他生活的品质。因此,如果他的生活是受诅咒的,那么他的信也是受诅咒的;因为当生活是邪恶的生活时,它就是虚假的信。事实的确如此,这一点在世上并不明显,但在来世是显而易见的。当那里的恶人被剥夺真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时,隐藏在他们里面的虚假就从邪恶中露出来。
一些恶人有一种信之真理是真理的信念;这种信念也被视为信。但它并不是信,因为它是由这个目的产生的,即:它可以作为获取利益、要职、名声的手段而进行服务。只要这些真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进行服务,它们被爱就是为了邪恶的意图。但当不再以这种方式进行服务时,它们就被遗弃,甚至被视为虚假。“说服性信仰”(persuasive faith)这个术语就用来描述这种信念,它也是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所表示的:
当那日,必有许多人对我说,主啊,主啊,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,奉你的名赶鬼,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?我必向他们声明,我从来不认识你们,你们这些作恶的人,离开我去吧!(马太福音7:22-23)
这种信也由五个愚拙的童女所拿的“没有油的灯”来表示,她们也说:“主啊,主啊,给我们开门。祂却回答说,我实在告诉你们,我不认识你们”(马太福音25:11-12);“灯”表示信之真理,“油”表示仁之良善;因此,“没有油的灯”表示没有仁之良善的信之真理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